阅读笔记:推荐三个人和三本书。
欢迎新朋友,感谢所有读者朋友的信任,愿意花宝贵时间阅读。
阅读是一本万利的投资。
感谢唐书房美女同学《杨大掌柜》的两次推荐,从她的文字就能感受到认真和靠谱。顺手再推荐唐书房两位同学:浩然斯坦,梳理了大量唐书房箴言,公众号《莫书房》;白开水,把财务知识掰开揉碎分享给你,公众号《每日拱壹卒》。
对价值投资感兴趣的老读者,可以关注他们,顺藤摸瓜,找到更多同路人,一起进步。还有一些宝藏同学,等合适的时机再陆续单独推荐哈。
先聊几句题外话:我认为在身心健康的前提下,一个人最终拥有的最宝贵的东西,除了时间,就只剩下记忆,而记忆是一连串的刹那。所以,和同路人在每个此时此刻,多创造一些美好记忆,是一个人一辈子最值得做的事情。
一、《纳瓦尔宝典:财富与幸福指南》
这本书没意外的话,近几天就会上市。(5月4号早上我看京东、当当已上架。)
前几天中信编辑老师亚琦联系我,问有没有兴趣看看样书,觉得好的话可以推荐推荐,才知道这本《纳瓦尔宝典》。
心想什么书这么牛?名字居然敢模仿智慧大师查理·芒格的《穷查理宝典》。国外出版早几年,豆瓣看了下书评,感觉内容不错,一些观点我挺认可,和我梳理分享的观点也有不少相似之处。
收到寄来的样书,很快就看完了,书很薄,200页出头,十几万字。
每个人知识结构不同,对同一本书感受不同。个人觉得《穷查理宝典》更全面,经典道理更多一些。《纳瓦尔宝典》更专注于健康、幸福和财富的高度提炼,更简洁一些,推荐阅读。
“看别人吃一堑,让自己长一智”。时间宝贵,你不必和我一样,摸索多年才知道《沙漏心得》和《解决方案》这两篇中的道理,或许这本书能帮你节省点时间。尤其关于幸福,这本书聊的挺深入,个人蛮喜欢。
不过,尽信书,不如无书。书里有些观点不一定对,或不适合大部分人,比如饮食、运动、生命的苦难等等。各位要坚持独立思考。
作者简介:
纳瓦尔·拉维坎特(Naval Ravikant),印度人,1974年出生,9岁搬到美国纽约,有一个哥哥,单亲家庭,妈妈带大。
因居住的纽约社区不太安全,放学后他会直接去图书馆,待到闭馆,然后回家,这就是他的日常生活。后来考上史岱文森高中和达特茅斯大学,学习计算机科学与经济学。
21岁毕业,打工4年后25岁创业,逐步创立多家公司,后来成为天使投资人,投中推特、优步等企业,常在推特分享个人感悟,这些感悟就是本书的来源。
本书核心观点:
1、身心健康高于幸福,高于财富。单纯出卖时间(打工)无法财务自由,财务自由的关键是拥有股权,而股权需要通过创立或投资企业获得。一个人只能精通一两件事,这一两件事通常是让你痴迷的事情,找到如玩耍般的工作。用三种杠杆创造独特价值换取财富,所谓三种杠杆是劳动力、资本、复制边际成本为零的产品(代码或媒体)。
2、增强判断力,智慧就是知道个人行为的长期后果。幸福是一种可以训练的技能,是选择「内心平静,接受现状」的能力,运动和冥想有助于保持幸福状态。远离价值观错误(做不光彩事情)的人,找到价值观正确的、契合的人,才能获得好的人际关系,志同则道合,道合则无虞。阅读(学习)是终极元技能,可以换来其他任何东西。生活中的回报都来自复利。
3、人生转瞬即逝,如黑夜中的萤火虫,生命只是短暂的单人游戏,退出多人游戏的讨好/竞争心态,从他人的期待中解脱。生命意义的三个答案:使命、无意义、推动宇宙加速热寂从而万物一体。前生来世不是科学,不可证伪,人只有此生此世,只需活在当下的此时此刻。
纳瓦尔写给自己的生命公式(2008年):
→幸福=健康+财富+良好的人际关系
→健康=锻炼+饮食+睡眠
→锻炼=高强度耐力训练+体育运动+休息
→饮食=天然食物+间歇性禁食+植物
→睡眠=不要闹钟+8~9小时+昼夜节律
→财富=收入+财富 x(投资回报率)
→收人=责任+杠杆+专长
→责任=个人品牌+个人平台+承担风险?
→杠杆=资本+人力+知识产权
→专长=无法通过培训获得的知识
→投资回报=“买入并持有”+估值+安全边际
再顺手记录和分享一些有价值的、常见的大道理,祝有启发。
第一章:积累财富
1、人生的一大目标应该是掌控自己的时间。
2、用判断力赚钱,用头脑赚钱,而不是单纯出卖时间赚钱。
3、巴菲特用一年斟酌判断,然后用一天采取行动。他一天的行动可以影响未来几十年。
4、代码和媒体是不需要许可就能使用的杠杆。
5、把自己产品化。
6、把大部分时间用于思考:我能提供什么独特的价值?
7、财富就是在你睡觉时也可以帮你赚钱的资产。
8、其实,人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寻找,寻找那些最需要你的人,寻找那些最需要你的事情。
9、致富最重要的技能是成为终生学习者。
10、没有股权,就没有通往财务自由的路径。
11、从本质上看,上班就是给人打工。拥有企业股权意味着可以获得企业发展的收益。
12、分清主次,聚焦重点。
13、给自己的时间设定价格,用时薪计算时间价值。要从时间成本的角度做决策,“我不做,这个问题不是我能解决的。”
14、地位之争自古有之,是一个零和游戏。政治游戏、体育竞赛也是一种地位游戏。有赢家,就必定有输家。生活中应该避免玩地位游戏。无视一味追求社会地位的人。
15、最重要的是,要在重大决定上花更多时间。人生早期有三个重大决定:在哪里生活,和谁在一起,从事什么职业。
16、找到如玩耍般的工作。
17、赚钱跟工作的努力程度没什么必然联系。与埋头苦干相对,更重要的是理解和思考。
18、创造财富和坚持道德标准是可以兼得的。如果你内心鄙视财富创造,财富就会对你避而远之。
19、生活中所有的回报,无论是财富、人际关系,还是知识,都来自复利。
20、选择聪明过人、精力充沛的商业伙伴,但更重要的是,他们要正直诚信。
21、要想有所专长,就要追求真正的兴趣和热爱,而不是盲目追逐热点。
22、累计专长的过程,对你而言就像玩耍,对他人来说则很吃力。
23、专长的传授需要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法完成,而无法通过学校教育完成。
24、专长往往具有高度的技术性或创造性,不能被外包或自动化。
25、一旦摆脱了金钱问题的困扰,你就可以退休了。
26、退休,就是不再为了想象中的明天而牺牲今天。当你能活在当下,内心充盈地度过每一天时,你就达到了退休的状态。
27、如何达到退休状态?①存钱,只要存款够多,被动收入就能满足开销;②把开销降为零,出家修行;③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完全乐在其中,有钱没钱无所谓。
28、避开竞争陷阱的最好方法就是做独一无二的自己,找到自己能独步天下的事情。做到最好,只因热爱。找到利用它满足社会真实需求的切入点,利用三种杠杆扩大规模,以个人名义担起责任,拥有自己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所有权/股权,然后持续精进。
29、艺术就是创造。
第二章:增强判断力
1、努力的作用被大大高估了。判断力被低估了。
2、智慧的定义:知道个人行为的长期后果。用于解决外部问题的智慧其实就是判断力。
3、人生就是选择正确的方向,然后朝这个方向奋力前行。
4、与“聪明”相比,“思路清晰”是一种更好的赞誉。真正聪明的人是思路清晰的思考者。
5、非常聪明的人往往都是特立独行的,他们坚持独立思考、亲力亲为,以厘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6、所谓痛苦,就是无法继续无视事实。佛曰:“有求皆苦,无求乃乐。”
7、自由的表现之一就是可以心口如一,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8、对别人撒谎,就是对自己撒谎。
9、巴菲特:具体的表扬,泛泛的批评。
10、越觉得自己无所不知,规避和处置风险的方法越少。
11、如果难以决策,那答案就是否定的。
12、迎难而上。一条简单的人生经验:如果在一个艰难的决定上意见不统一,你就应该选择短期内更更痛苦的道路。
13、查理·芒格:一书在手,便不觉得浪费时间了。
14、人与人的区别不是“受过教育”和“没受过教育”,而是“喜欢阅读”和“不喜欢阅读”。
第三章:学习幸福
1、获得幸福最重要的诀窍之一就是,认识到这是一种你可以锻炼的技能,是一个你可以做出的选择。
2、我认为幸福就是一种不需要主动作为的状态。幸福就是消除缺憾感之后的感受。幸福是一种无欲无求的状态,特别是对外界事物的欲望。
3、幸福是一种内在的感受。所有真正意义上的成功都是内在的,与外部环境关系不大。于我而言,幸福就是拥有平和的内心。幸福就是满足现状。
4、平和是静态的幸福,幸福是动态的平和。只要愿意,你随时可以把平和激活,使之变成幸福。
5、人们以为,获得平和心境的方式是解决所有外部问题。但外部问题是无穷无尽的。因此,获得内心平静的唯一方式是摒弃“问题”这个概念。
6、我努力在生活中减少“应该”做的事。
7、内心平和的敌人是社会和其他人灌注给你的期望。
8、剔除了“幸福”和“不幸福”的状态,剩下的就是中性状态,但并不意味着平淡。中性状态是孩子才有的状态。我们会发现孩子通常很快乐,那是因为他们真的会沉浸在周围的环境里,沉浸在当下,而不是期待环境来契合自己的喜好和欲望。
9、只要不沉溺于自己的想法、不执着于自己的欲望,你就可以获得快乐。
10、要认识到自己在这个星球上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非常宝贵的。生而为人,就有责任确保自己的幸福,确保用最好的方式诠释万事万物。
11、在任何时候(比如走路的时候),大脑都只是很小一部分是关注当下的。大脑的主要精力用于规划未来或悔恨过去。
12、欲望是主动选择的不开心。欲望就是你跟自己的约定,约定的内容是:不得到我想要的东西,我是不会快乐的。
13、我觉得人类最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认为自己会因外部环境变化而获得幸福。我们的根本错觉是:总有一样东西会让我一直满足、永远快乐。
14、年轻的时候有时间、有健康,但没有钱。到了中年,有钱、有健康,但没有时间。老了以后,有钱、有时间,但没了健康。人生的大赢家就是同时拥有时间、健康和金钱。等到人们觉得自己已经拥有足够的金钱时,他们却失去了时间和健康。
15、有人说,人有两次生命,第二次生命始于你意识到生命只有一次的那一刻。
16、我个人的经验安全符合享乐适应理论:再好的东西,我也很快就习惯了,它们无法再给我愉快或刺激的感觉了。
17、当我们对一个游戏尤其是回报很大的游戏逐渐上瘾时,一个问题就会出现——你会沉迷其中,无法停止,即使这个游戏对你来说早已过于简单。生存和繁衍的本能驱使人们劳作,而享乐适应让我们步履不停。幸福的秘诀在于,知道何时停下劳作的脚步,开始随心去玩耍。
18、对现在的我来说,真正的赢家是那些已经完全退出游戏的人,甚至根本不玩游戏的人,是那些已经超越了游戏的人。这些人的内心无比强大,有极强的自控力和清醒的自我意识,他们不需要从任何人那里获得任何东西。
19、布莱士•帕斯卡说过:“人之所以有烦恼,是因为他不能独自安静地在一个房间里坐着。”如果你能坐上 30 分钟,同时保持幸福的心境,你就是成功的。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不过极少有人能做到。
20、社会告诉我们:“快去锻炼吧。好好打扮吧。”这是一场多人竞争的游戏,我们做得好不好会受到别人的检视。社会还告诉我们:“快去赚钱吧。去买栋大房子吧。”这又是一场外在的多人竞争游戏,参与游戏的人也会受到别人的检视。而训练自己获得幸福感完全是内在的,不需要外界评判你的进展,认可你的结果。你是在跟自己竞争,这是一场单人游戏。
21、人独自出生,独自死亡,独自解读人世间的一切。你的记忆只属于你一个人。你出生前无人在意,你离开人世后也无人在意,你存在于人世间只是短短几十年,人生就是一场单人游戏。
22、巴菲特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是想成为世人眼里最差但自己心里最好的情人,还是想成为世人眼里最好但自己心里最差的情人?这个问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说明存在内在和外在两套评价标准。这个问题完全抓住了重点,即所有真正的评价标准都是内在的。
23、如果你不愿意与别人进行百分之百的交换,嫉妒就毫无意义。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嫉妒心瞬间就消失了,因为我不想成为其他任何人。我很高兴我是我自己。
24、处理冲突的首要原则是,不要和经常参与冲突的人在一起。我对任何不可持续甚至难以维系的事情都不感兴趣,包括人际关系。
25、如果不想跟一个人共事一生,那就一天都不要和他共事。
26、停止追问,开始欣赏。
27、如何学会接受无法改变的事情?从根本上上说,就是学会坦然面对死亡。
28、人固有一死,死后万事皆空。
29、冥想当然比什么都不做要好。但即使练习冥想,当真正的精神或情感痛苦到来时,你也难有招架之力。所以,真正的幸福只是内心平和的副产品,主要还是源于接受现实,而不是改变外部环境。
第四章:自我救赎
1、选择关爱自己。我生活中的第一要务是我的身体健康。对我来说,健康的重要性高于幸福,高于家庭,高于工作。我的身体健康是一切的起点,排在第一位,紧随其后的是我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健康。接着是家人的健康和幸福。在确保了这些之后,我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在这个世界上自由活动了。
2、健康问题是对人生影响最大的问题。想要拥有内心的平静,必须先拥有身体的平静。
3、从期待中解放出来。如果他人因对你抱有期待而受伤,那就是他们的问题。如果他们和你有约在先,那就是你的问题。但如果他们只是单方面对你有所期待,那就完全是他们的问题,与你毫无关系。他们会对生活有各种各样的期待,越早打破他们对你的期待越好。
4、勇气不是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而是不在乎别人怎么想。
5、珍惜自己的时间。你唯一拥有的就是时间。你的时间就是你的一切。不要浪费自己的时间。只要是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你就不是在浪费时间。但是,如果没有把时间花在想做的事情上,既没有赚到钱,也没有学到东西,你就要问问自己到底在瞎忙什么。
6、不要花自己的时间去取悦别人。别人快不快乐是他们的问题,不是你的问题。你快乐了,别人也会快乐。你没有责任让别人快乐。
7、从雇佣关系中解脱出来。那些生活水平远低于自己收入水平的人享受着一种自由,这种自由是那些忙于不断提升自己生活方式的人无法企及的。
8、一旦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无论好坏,你就再也不会让别人告诉你你该做什么了。
9、一旦品尝到自由的滋味,你就再也不想被别人雇用了。
以上就是对我个人来说,有记录和分享价值的内容。
关于冥想,孟岩老师的这段话介绍,比较容易上手:“不妨就从读完这篇《我与冥想(一):为什么冥想?》文章开始。
找一段清晨或夜晚、不被打扰的时间,打开手机的勿扰模式,闭上眼睛,慢慢关注自己的呼吸,感受呼吸时带给身体的感觉。把注意力始终集中在「一呼」、「一吸」上,你可以给它们计数,吸气数 1,呼气数 2 ...
在这个过程中,你的大脑一定会频繁地冒出各种念头,有时候甚至走神了很久才发现。如果你发现自己走神了,不要紧,不要责备自己,把思绪拉回来,重新回到呼吸上。
事实上,这不是失败。当你意识到你在走神的那一刹那,这个重新回来的过程,就是冥想。”
二、《被讨厌的勇气》
别被书名忽悠了,这不是一本鸡汤书。本书是心理学三大巨头之一阿德勒的思想阐述,其他两巨头是:弗洛伊德、荣格。
读完才发现是豆瓣读书Top250中第236名,也是心理学书籍第10名。我在多抓鱼买书凑单包邮顺手买的,差点错过。尽管在我微信读书书架,但若不是凑单,估计会晚读到几年。
书里有很多反常识的观点,读完的感受是「生命的舒展」,会激发个人联想到自己很多过往言行,有启发。全书采用哲人和青年之间对话的方式,层层递进,深入浅出,很好理解。
本书核心观点:
1、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主张“目的论”,而非“原因论”。即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如果一个人不想出门,他是由于不想到外面去,所以才制造出不安情绪。若我们一直依赖原因论,就会永远止步不前。我们大家都是在为了某种“目的”而活着,这就是目的论。
2、人都是可以改变的。人们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诸事烦恼的现代人,不是缺乏获得幸福的能力,而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有鼓励才有勇气。有价值就有勇气。只要存在着,就有价值。对人而言,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幸福就是主观的“贡献感”。
3、一切的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这是谁的课题”,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由谁来承担?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远离干涉你生活的人。“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一味在意“他人怎么看”的生活方式正是只关心 “我”的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你不是世界的中心。根本没必要进行“廉价的优越性追求”,要有甘于平凡的勇气。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
本书干货小册子摘抄:
1、阿德勒原本是弗洛伊德主持的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的核心成员。但是,两人后来因观点对立而导致关系破裂,于是阿德勒根据自己的理论开创了 “个体心理学”。阿德勒不是弗洛伊德的弟子。
2、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如果一个人不想出门,他是由于不想到外面去,所以才制造出不安情绪。也不存在什么心理创伤,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如果我们一直依赖原因论,就会永远止步不前。
3、人不是“受怒气支配而大发雷霆”,完全是“为了大发雷霆而制造怒气”。作为手段,人能够捏造出愤怒这种感情。当然也包括其他的情绪。
4、人之所以不幸正是因为自己亲手选择了“不幸”,而不是因为生来就不幸。是因为你认为“不幸”对你自身而言是一种“善”。是因为你在不断地下着不改变自己生活方式的决心。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
5、我们某些人之所以只看到自己的缺点,为了达到不要喜欢自己的目的,是因为你下定了“不要喜欢自己”的决心。然后便抱着“如果…我也可以…”之类的想法活在幻想之中。根源是因为太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
6、“人的烦恼来源于人际关系”。这是阿德勒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人际关系,如果这个宇宙中没有他人只有自己,那么一切烦恼也都将消失。所谓的“内部烦恼”根本不存在。任何烦恼中都会有他人的因素。
7、自卑感的问题是我如何看待这种自己以及赋予它什么样的价值。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也就是说,价值必须建立在社会意义之上。与他人的比较、自己赋予自己的意义,带来了自卑感。
8、人都处于追求优越性这一“希望进步的状态”之中,树立某些理想或目标并努力为之奋斗。同时,对于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己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而越自负的人越自卑,表现得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 “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9、一个个体在想要作为社会性的存在生存下去的时候,就会遇到不得不面对的人际关系,这就是人生课题。包括“工作课题”“交友课题”和“爱的课题”。
10、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如果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
11、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因此,我们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一一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从这个角度来说,哪怕是父母,也得放下孩子的课题。
12、选择了不自由生活方式的大人看着自由活在当下的年轻人就会批判其 “享乐主义”。当然,这其实是为了让自己接受不自由生活而捏造出的一种人生谎言。选择了真正自由的大人就不会说这样的话,相反还会鼓励年轻人要勇于争取自由。
13、“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能获得自由。
14、在英语中,个体心理学叫作"individual psychology”。而且,这里的个人 (individual)一词在语源上有 “不可分割”的意思。像这样把人看作不可分割的存在和作为 “整体的我”来考虑的方式叫作 “整体论”。
15、人际关系的终点是“共同体感觉”。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 “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就叫共同体感觉。只要有两个人“我和你”存在,就会产生社会、产生共同体,把对自己的执着 (self interest)变成对他人的关心 (social interest)。
16、一味在意“他人怎么看”的生活方式正是只关心 “我”的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而实际上,你并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你是共同体的一部分,而不是中心。
17、关于以育儿活动为代表的一切与他人的交流,阿德勒心理学都采取“不可以表扬,也不可以批评”的立场。表扬这种行为含有“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这方面的特点。阿德勒心理学反对一切“纵向关系”,提倡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看作 “横向关系”。鼓励和援助就是“横向关系”的人际交往。
18、对人而言,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幸福就是“贡献感”。人只有在能够感觉到“我对别人有用”的时候才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但是,这种贡献也可以通过看不见的形式实现。只要有“对别人有用”的主观感觉,即 “贡献感”就可以。
19、无论是希望特别优秀还是希望特别差劲,其目的都一样——引起他人的关注、脱离“普通”状态、成为“特别的存在”。阿德勒心理学称之为 “廉价的优越性追求”。我们根本没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要有甘于平凡的勇气。
20、如果拿放大镜去看用粉笔画的实线,你会发现原本以为的线其实也是一些连续的小点。看似像线一样的人生其实也是点的连续,也就是说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 “此时此刻”。
以上。
从目录也能看出本书很多观点反直觉,但又如手术刀般精准锋利,目录如下:
三、《男孩、鼹鼠、狐狸和马》
这本书很薄,插画风格,字很少,10分钟就能读完。很治愈,被誉为当代《小王子》,摘抄一部分如下:
1、你觉得成功是什么?是爱哦。
2、你觉得最浪费时间的事是什么?拿自己和别人比较。
3、想象一下,如果我们不那么恐惧,会变成什么样?
4、我们最大的一种自由,就是可以选择如何对事物做出反应。
5、你有没有发现很奇怪?我们只能看见外面,但几乎所有事都发生在我们内心。
6、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闭上眼睛,然后呼吸。然后集中注意力,在蛋糕上。(鼹鼠爱吃蛋糕)
7、善待自己是最大的一种善良。
8、寻求帮助并非放弃,而是拒绝放弃。
9、你说过的最勇敢的话是什么?帮帮我。
10、有时,我会担心你们发现我其实很普通。“爱并不需要你与众不同。”
11、当你感觉那些大事不受控制时......就专注于眼前所爱。
12、我会飞,但因为其他马嫉妒我,我就不飞了。“我们爱你,无论你会不会飞。”
13、不要根据别人对待你的方式来衡量自己的价值。
14、你最棒的发现是什么?我就是最好的我。
15、当有半杯水时,你觉得是有一半空着,还是有一半满了呢?“我会感激我拥有一个杯子。”
16、我们还有那么长的路要走。“是啊,但是你看,我们已经走了这么远了。”
17、我时常想对你们说,我爱你们,但我发现这很难说出口。“是吗?”是啊,所以我就说,我很高兴我们都在这里。“好啊。”我很高兴我们都在里。“我们也很高兴你在这里。”
18、狐狸都不怎么说话。“是啊,但他和我们在一起就已经很美妙了。”
19、坦诚说,我常常觉得自己没什么有趣的事情可以分享了。“坦诚就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啦。”
20、家,不必非得是一个地方,对吗?
青年节快乐。祝朋友们阅读愉快,欢迎交流。
连休一周
2022.5.4